古之人,其知有所至矣。惡乎至?有以為未始有物者,...
- bi chun wa
- 2月27日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伍、經典解說
《道經解說》
古之人,其知有所至矣。惡乎至?有以為未始有物者,至矣盡矣,不可以加矣。其次以為有物矣,而未始有封也。其次以為有封焉,而未始有是非也。是非之彰也,道之所以虧也。
解析:
古代修煉之人,智慧到達頂點了。到達什麼樣的境界呢?有些人了悟「無」為萬物之始,認為自己已經修煉到頂點了,不可能再突破如此境界了。其次,有些人認為「有」為萬物之母,天地剛開始有事有物的存在,沒有萬事萬物之區分。再其次,有些人認為有萬事萬物之區分,沒有誰是誰非的爭論。
一旦有是非爭論了,就會彰顯口才,慢慢模糊了道的真理,漸漸地,宇宙真理就無法讓大家來瞭解。因為有太多的口才、爭辯、是非、取巧、利益,這也是造成道的虧損之原因了。
古時修道修真,並非只是求知識、爭口才就可以了悟明白的。是要身體力行,默默涵養,慢慢累積,自然而成,無為而成。
留言